$SPY 和 SPX 期权合约对比

$SPY 和 SPX 期权合约对比

这两个标的证券上的期权合约的“表现”几乎完全相同,但 $SPY (SPDR 公司发行的 S&P 500 ETF) 和 SPX (S&P 500) 指数期权 之间存在不少细微差异。最明显的差别是,$SPY 是 ETF,作为底层证券有股票交易,而 SPX 上没有股票交易。交易者初次接触这个期权品种之前,需要全面了解这两种产品的不同性质。弄清楚了这个,才能在两者间挑选适合你的交易品种。

下载我的eBook,探索期权之美

你是否对期权市场有兴趣?是否在期权学习的道路中遇阻无数?来下载我的 eBook,易懂的知识点,有逻辑的思考方式,带你攻克期权之路第一道关。

美式期权 (American Option) 和欧式期权 (European Option)

北美金融市场交易的绝大多数合约都是美式期权——所有的股票和 ETF 上的期权都是美式期权。美式期权给予权利持有人(买方)在到期前任何时点行权的绝对权力。这意味着,期权卖方“在理论上”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指派风险(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概率。卖方的指派风险大小有其规律性,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有效规避)。美式期权的因其给予了买方更多行权选择,而变得极其灵活。同样情况的美式期权价格也会比欧式期权要来得更贵

欧式期权合约规定持有人“只能”在到期时行权。SPX 期权是欧式期权(大部分指数期权都是欧式期权,例如罗素 2000 指数期权 (RUT) 和纳斯达克 100 指数期权 (NDX)。

不论是美式期权还是欧式期权,当它们被行权的的时候,就牵涉到了不同的结算方式。

实物结算 (Phycical Delivery) 和现金结算 (Cash Settlement)

由于 SPX 是指数,看得见摸不着,无法直接交易。因此,以 SPX 为代表的欧式期权必须使用现金结算方式——代表合约损益的现金在期权持有人和卖出人之间发生转移。具体来说,当现金结算到期的实值期权时,期权买方将获得现金,金额为合约价格(此时只剩下内在价值)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。同理,期权卖方必须以现金支付履行指派义务。

以 $SPY 为代表的美式期权需要使用实物交割方式。期权卖方在被派指后,需要以标的资产的交割履行指派义务。$SPY 合约对应数量的股份(每份合约 100 股)将在合约到期时在买卖双方之间流转。

实物交割是“全额”交割,例如 $SPY Short Put 卖方发生指派时,将买入对应数量的股票。而 SPX Short Put 卖方发生指派时,仅仅需要支付实际产生的亏损。这两种结算方式,虽然净损益 (Net Result) 一致,但是在同等头寸大小情况下,实物交割所需的资金更大(即使考虑保证金)。

SPX 的天然税务优势

对于美国身份的交易者而言,交易 SPX 相比于 $SPY 更有意义。

美国国税局 (IRS) 给予交易指数期权产生的收益更优惠的待遇。IRS 税法第1256条的规定:部分期权品种(SPX 就是其中之一)的损益,60%的部分适用“长期”资本利得税率 (Long-Term Capital Gains),40%的部分适用“短期”资本利得税率 (Short-Term Capital Gains)。而以 $SPY 为代表的股票期权的损益通常被视为短期资本收益,征收“短期”资本利得税。短期资本利得税率相比长期资本利得税高很多,会对交易者的实际收入造成很大影响。

名义本金 (Notional Value) 和执行价设置

名义本金,即合约面额。SPX 期权合约名义本金是 $SPY 10倍。这是 SPX 期权的一个缺点——很花钱。交易者可以用少得多的资金在 $SPY 上部署完全等同的策略。这恐怕对于很多交易者是一个 Deal Breaker 的因素。

在执行价的设定上,SPX 期权链通常以$5为宽度递增,而 $SPY 执行价变化可以小到$1。从理论角度来说,$SPY 可以十分灵活地控制头寸大小。对于资金规模相对较小的零售交易者是个好消息。

合约流动性

可以这样说,在任何时刻,$SPY 都是全美流动性最强的产品之一,常年稳居第一梯队。例如,在2023年3月19日,$SPY 日平均交易量为106,492,812股。同期仅有四只股票比 $SPY 交易量要大,它们是(交易量从大到小排列):$TQQQ, $SQQQ, $MULN, $TSLA。

当股票交易量很高的时候,往往意味着期权合约的流动性同样很高,买卖价差 (Bid Ask Spread) 很窄。 $SPY 期权合约近日交易量为10,723,047张。这种级别的流动性几乎可以保证所有头寸都能快速成交。

与 $SPY 相比,SPX 的流动性就显得略有不足。SPX 期权合约近日交易量为2,707,889张。这并不是说 SPX 流动性差,只是它的对标 $SPY 流动性太好了($AAPL 近日期权合约的交易量为1,052,867张)。

合约持有到期的注意点

合约持有到期的注意点

在到期日的选择上,期权市场参与者有一个明显的特点: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,使用(超)短期期权的人特别多。除非交易远期期权 (LEAPS),否则,随着期权到期日的临近,期权组合的价值将可能变得愈发不稳定。因此,交易者在确定使用这些(超)短期合约前(也可以理解成将普通合约持有到期),需要清楚地了解在合约存续期的最后那段时间,存在哪些会显著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。

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使用合约,长期或(超)短期,才是理性的行为。

以下是临近到期日时交易者应特别关注的四个方面

下载我的 eBook,探索期权之美

你是否对期权市场有兴趣?是否在期权学习的道路中遇阻无数?来下载我的 eBook,易懂的知识点,有逻辑的思考方式,带你攻克期权之路第一道关。

头寸规模的影响

无论是线性还是期权市场,由于对盈利的渴望会抑制理性的考量,交易新手轻视头寸规模对整体表现的影响是普遍现象。要想真正重视这个问题,恐怕要等到经历过一次严重的账户折损,这是市场参与者的必经之路,谁也逃不掉。

Belive it or not,写这篇文章之时,我就收到了一位用户针对他使用末日期权出现问题的咨询邮件。

交易期权时,控制风险最有效的方法是关注头寸规模,即买入 / 卖出合约或价差组合的数量。虽然较小的头寸意味着更少的利润和更少的回报 (Return on Capital, ROC)。然而,要想在这条路上成功,并生存得更久,管理、控制、降低亏损是成功的关键,而不是以小搏大——这种违背天性的认知,市场参与者只有经过市场的洗礼才能真正融入血液。

期权到期的那一小段时间,合约价值很可能会发生巨幅变化,而较长期限的合约,时间对它们的影响则要小得多。希腊字母 Gamma 衡量期权合约 Delta 变化的速率。Gamma 曲线类似正态分布的钟形曲线,ATM 附近的读数会随到期日的临近而激增,导致 Delta 出现剧烈变动。例如,它可以将 Delta 从接近零(OTM 状态)瞬间移动到接近 100(ITM 状态)。

这种情况下,期权买方可能迅速赚到一大笔钱,而期权卖方则可能遭到重创——ATM 附近的期权头寸是极其危险的。如果交易者需要使用(超)短期合约,需考虑降低头寸规模。

保证金追缴 (Margin Call) 风险

谁愿意因为被指派而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?如果这种通知来得毫无征兆,将严重干扰交易者的心理。如果资金能及时充进账户,虽然交易者不会有任何损失(理论上),但是它的出现至少会让你乱了阵脚。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充进账户(券商不会给你很多时间,也要控制自身风险),有的券商会迅速会卖出你账户内的证券,获得现金以满足保证金要求;有的则会自动平仓你的期权头寸。任何一种方式都是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完成的,除了让券商随意处置自己的账户,交易者没有任何其他选择。

明白了情况的严重性,你需要这样做:当你是 ITM 期权的卖方时,到期时将发生指派(指派导致期权头寸转换成股票头寸),甚至发生提前指派(除非是深度 ITM 期权)。如果此时交易者的资金正吃紧,提早一点平仓头寸可以有效避免因意外指派而被追加保证金的风险。当你是 ITM 期权的买方时,行权之前(如果这是必须),一定要确保可以满足保证金要求,否则只能提前平仓期权合约。

资产波动性增加

交易者需要留意波动率——这里包括两种: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。对于期权买方来说,股票(隐含)波动率增加对是有利情况。将隐含二字打上引号,是因为不少时候(虽然不是规律),一旦股票本身的波动率增大,隐含波动率也随之走高。期权买方因为隐含波动率上涨而获得的收益,足以覆盖时间流逝对外在价值的衰减。如果搭配方向正确,买方将获得数倍的投资收益,甚至更多。

然而,从期权卖方的角度来看,加剧的市场波动就是一场噩梦,尤其临近到期时。无论何种头寸,交易者必须审查隐含波动率的大幅、快速的变化是否会对当前头产生显著影响。

站在快到期的角度,没有绝对安全的期权合约。有价值的实值期权和无价值的虚值期权不存在明显边界。现在的价格是几个美分,下一秒就可能价值数个美元。参考下面这幅图,显示的是 SPX Index 按年排列的平均每日波动幅度(绝对值)。2008年,2009年,2020年和2022年,对期权卖方来说都不是顺利的年份。尤其是在2008年,市场可以一天波动5%。祸不单行,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隐含波动率的飙升。可以想象一下:押错方向的期权卖方如果持有合约至最后时刻,将面对的是什么。期权卖方想榨干最后一滴利润的行为,极其危险。

SPX 平均日回报(绝对值)

突发新闻冲击

当有重要消息(例如财报公布)发布时,股票的价格很可能会发生大幅变化。交易者如果已持有期权空头,或正考虑入场新的头寸,必须确保在到期前几天是否有重要消息发布。几乎可以这样说:如果你没有任何针对新闻发布进行交易的特定策略,绝对不要在消息发布前那一刻依然留着 -Gamma 头寸。

使用比率价差 (Ratio Spreads) 弥补股票亏损的细节问题

使用比率价差 (Ratio Spreads) 弥补股票亏损的细节问题

投资者热衷于使用”比率价差”弥补头寸亏损。实际上它是一种思维方式,对于策略的理解决定了如何灵活使用它们。然而现实中,投资者往往因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透彻,导致实际头寸出现各种各样与预期不符的情况,从而对这个策略的使用效果产生怀疑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借助一个实际的案例,从一些特定的角度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比率价差。

下载我的 eBook,探索期权之美

你是否对期权市场有兴趣?是否在期权学习的道路中遇阻无数?来下载我的eBook,易懂的知识点,有逻辑的思考方式,带你攻克期权之路第一道关。

受欢迎的比率价差策略

比率价差 (Ratio Speads) 应用之一就是用来弥补股票的浮亏。这看似很美好:股票亏损不用怕,有期权策略可以挽救——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。于是,比率价差成为股票投资者的首选策略 (Go-to Strategy)。然而,投资者使用这个策略前需要想明白:为什么这个头寸会扛到现在?为什么之前没有止损?另一方面,并不是所有程度的浮亏都可以通过策略弥补。当亏损过大,期权策略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执行价,是无法进行下去的。

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下行,我收到了好几封来自PowerUpGammas School用户的邮件咨询,都是集中在这个策略的使用上——Yes,大家都想挽救股票亏损。

其中一封邮件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,反映了投资者容易忽略的问题。今天的文章,我们拿出来详细谈一谈。

股票的表现和策略的部署

stock-repair-powerupgammas

这位投资者的邮件内容大致如下(我们遮去了具体的股票名称,投资者应该关注思路)。

股票买入的成本价在$167.95。股票价格处在$145的时候,部署了比率价差,即:Long X1 $145 Call, Short X2 $155 Call, 到期日选择的是2022617日。策略部署当天,合约到期日 (Day to Expiration) 约在160天左右。

策略部署之后,我们看到股票已经出现了一波上涨,并且击穿了卖出合约的执行价($155)。投资者当前的头寸损益情况如下:

position-table-powerupgammas

投资者的疑问是:既然价格上涨已经超过了执行价,为什么头寸还在亏损中呢?

策略实际增加了亏损

如果不去考虑策略是否应用合理,仅从该策略的特点出发,目前的亏损现象完全正常,无需担心。并且,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数据,我们还会发现策略不仅毫无帮助,反而增加了整体亏损金额 ($925 – $646  = 额外亏损 $279)

为什么会这样?还是回到策略的基础参数上来考虑吧!

策略包含一张买权,两张卖权。此时综合Delta如下:

  • Delta (Long Call) = 65
  • Delta (Short Call) = -55
  • Delta (Ratio Spreads) = -45

因此当股票价格上升的时候,Ratio Spreads100%开始亏损(仅从Delta角度考虑)。

虽然策略呈现-Vega特性,即IV下降,推升盈利;而IV上升会加大亏损。但是,在股票的此番涨幅中并没有出现重大IV变化,因此当前的主要盈利因素为股票的线性运动(同样道理可以解释Theta作用,此处省略)。

ratio-spreads-powerupgammas

这张风险图足以说明问题,比率价差T+0曲线随股票上涨而加速下降。所以,目前的亏损十分正常。更为重要的是,如果情况保持不变,随着股票不断上涨,未来比率价差带来的亏损会越来越快,越来越大。

希腊字母的解读

这重要吗?看似情况严重,但如果我们从整体头寸的损益考虑,就会明白:完全没有关系!

当前比率价差Delta = -45,意味着以相对于股票45%的速度(价格上涨,持有的股票开始以100%速度盈利 / 修复损失)亏损。但总的来说,股票上升的最终结果是整体头寸以 (1 – 45%) = 55%的速度盈利——这其实是在说,综合头寸是盈利的,只是盈利的速度比较慢。

股票继续上升,综合Delta会不断下降,从-45变成-55,再变成-65,再变成-75。。。于是整体头寸盈利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。比率价差的Delta理论边界是-100,因此综合头寸未来盈利的速度会逐渐降至零。

ratio-spreads-powerupgammas

这是整体头寸的风险回报图(股票+比率价差),观察绿色曲线的弯曲角度就会发现在持有到期的过程中,随着股票不断上涨,即使越过执行价后整个策略仍在不断盈利,只是盈利的速度会越来越慢。

换句话说,现在暂时出现的$1,414亏损在未来会随着股价不断上涨,或时间流逝,越来越小,直至变成零——平局出场。

时间的玫瑰

前面我们讲了这个头寸的基本特点,现在该来解释持有时间这个问题了。为什么击穿执行价仍旧亏损,言下之意是为什么没有出现策略全额挽救亏损的局面?

执行价设定的位置是$155,这是理论上刚好全额覆盖亏损的位置,并且需要持有到期。在没有到期前平仓,或任何时点观察头寸,都只能弥补一部分亏损,并且这个弥补的速度会越来越慢。

比率价差是+Theta头寸:时间流逝,衰减合约外在价值。此前计算的亏损$279就是因为合约还未到期,还存在很大的外在价值等待转为收益。如果保持当前的价格,在到期日当天,比率价差会呈现约$800的收益,而不是亏损$279

所以,整个问题的症结在于角度的不统一:搭建策略的思考角度是到T+E折线图(用以计算执行价),而提出问题的参考角度是T+0曲线。

更进一步的问题

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用了一个很长到期日的合约?这是一个中期头寸。它的应用效果是:投资者需要等待约160天左右,才能将亏损全额弥补。如果行情不配合,价格不断下降,虽然投资者没有发生额外的损失,但160天的机会成本将被浪费掉。

是不是合约的到期日选择错了?我认为是的。

这个标的的平均日波幅约在$3.5以下,浮亏的区间约为$24。即使不使用期权策略,连续7天的上涨足以覆盖亏损。但是,投资者却选择了160天左右到期的合约,如果没有明确的理由,这是明显的波幅错配。

最后的总结

回看整笔交易,我觉得观察角度的不统一是问题的一方面,而过长到期日的合约又更加放大了这个问题。

更进一步,我们可以考虑:

  • 如何在合适的情况下摆脱这个中期头寸?
  • 如果未来股价持续上涨,如何应对可能的指派风险?
  • 如何选择执行价,让收益可以覆盖亏损且不用持有到期?

这又回到了对于期权合约的基础理解上来。当我们对期权零件有扎实的理解之后,就能轻松解决拼起来的复杂问题。

你是否应该卖出周度期权,这需要综合考量

你是否应该卖出周度期权,这需要综合考量

CBOE200510月推出了周度期权 (Weekly Option) ,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合约选择。相比月度期权,在应对近期重大事件方面(如美联储利率决议,公财报,公司重组事件等),周度期权对投资者的帮助将更为有效。然而,这个金融工具也存在容易被忽略的风险,投资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作出选择。

下载我的 eBook,探索期权之美

你是否对期权市场有兴趣?是否在期权学习的道路中遇阻无数?来下载我的eBook,易懂的知识点,有逻辑的思考方式,带你攻克期权之路第一道关。

周度期权的推出

随着期权市场的发展,CBOE200510月推出了周度期权 (Weekly Option) ,以满足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多元的交易需求。并不是所有股票都提供周度合约,缺少流动性,参与者稀少的股票,交易所自然没有提供新合约的动力——没有利益。

周度期权每周五到期,一个月有四个到期日,而月度期权只在每个月的第三个周五到期。按照CBOE的说法,周度期权旨在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合约(包括价差组合)买卖选择,以构建更多的交易策略。尤其是在应对近期重大事件方面(如美联储利率决议,公财报,公司重组事件等),周度期权对投资者的帮助将更为有效。

更快的周转,更多的期权金

本文中提及的周度期权,指的是到期日不足10天(甚至3天)的短期合约。

虽然周度期权单价低,但复合起来与月度期权相比,反而更贵(有利可图)。

投资者原本使用月度合约搭建备兑期权 (Covered Call) ,现在转向周度合约,一个月可以交易四次,加快了周转率,利润自然也就更多了。

举例来说,我看了一下眼前的$SPY期权链。现在一张DTE = 3630 DeltaCall,报价$3.7。而DTE = 930 DeltaCall,报价$1.81。假设投资者的备兑期权组合使用周度合约,并不断做调仓 (Rolling),期权金角度来说,最大理论收益为$7.24,比持有月度期权到期整整多赚取95%的期权金。

周度期权被广泛使用

在投资者的来信中,我经常看到他们在使用周度期权。事实上,在期权初学者中,有很大一部分正在使用周度期权。通常情况下,我会默认投资者了解这类合约的特性,做出的是符合自身情况的选择——因为我不知道邮件另一头的投资者:

  • 来自哪里(哪个国家,哪个时区)
  • 从事什么样的工作(全职,兼职,学生)
  • 交易的性格(长周期,短周期)
  • 头寸风险敞口(开口,兜底)
  • 动用了多大的头寸(保证金占用,名义本金撬动)
    。。。。。。

这些可能都会决定一个人是否适合使用这类合约。

周度期权并不总是美好

用一句话描述周度期权:希腊字母处在相对高位 (Theta, Delta),尤其是Gamma特性十分明显。High Maintenance是它的特性。

换句话说,为了控制头寸的风险,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价格的变化,并采取可能的控制措施。High Maintenance是一方面,而事实的另一方面,很多情况下当真正需要控制风险的时候,周度期权会面临几乎无计可施的窘境——想象一下期权链的报价,当一个执行价开始迅速靠近95 Delta,上下几档合约的外在价值是多少,之间的差距是多少?与此同时,这个头寸在Gamma的作用下,亏损会迅速累积,直至最大理论亏损(风险兜底策略),或造成严重亏损(风险开口策略)。

有人宣称卖出周度期权(或价差)是一种印钞策略 (Income Strategy)。但事实上,仅仅需要一次亏损,就可以抹去几个月的累积收益。

我们来看一个例子。投资者Short 482/485 Call Spreads, DTE = 9

Short 482 Call = 0.37, Long 485 Call = 0.17, Net Credit = 0.2, Max Loss = 2.8

通常情况下,这类印钞策略并不能取得最大利润。如果我们使用一个合理的匡算原则,给予80%的折扣,于是投资者需要用 2.8 / (0.2 x 70%) = 20次的收益去弥补一次亏损(一旦损失,基本都是全额损失)。

short-weekly-option-spreads

如果投资者采用更加短期的周度期权,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会呈指数上升。如果投资者将周度期权用在备兑期权中,这种风险也不会消失。但由于股票的对冲作用,它的风险被隐藏了起来。

最后的总结

从有效性上来说,周度期权确实存在月度期权所没有的优势——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帮你对冲掉近在眼前的风险。什么是近在眼前?当市场正在发生猛烈下跌,想解当前的燃眉之急,最好的保险是短期期权而不是月度期权。此时此刻,从希腊字母特性上来说,短期合约具有绝对的优势,尽管其中的Theta是一个不和谐因素,但已不那么重要。

在这篇文章里,我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说明投资者是否该使用周度期权(尤其是卖出合约),因为这是一个投资者自身与产品特性的适配问题。于是,我们更多的是从产品特点上做了一点局限性的介绍。

如果投资者了解周度期权的特性,综合考量自身特点,如上面所列示的思考角度:

  • 来自哪里(哪个国家,哪个时区)
  • 从事什么样的工作(全职,兼职,学生)
  • 交易的性格(长周期,短周期)
  • 头寸风险敞口(开口,兜底)
  • 动用了多大的头寸(保证金占用,名义本金撬动)
    。。。。。。

将它用在恰当的时刻,周度期权会如约发挥其作用。

金融市场中最危险的行为,不是使用危险的金融工具(公开市场的交易品种,不存在一边倒的危险),而是对于一直使用的工具,却不甚了解。

为什么个人投资者总是表现欠佳(全文译)

为什么个人投资者总是表现欠佳(全文译)

此文章出自一家基金公司。以下是全文翻译。考虑到其中部分内容带有一定立场 (Bias),部分内容被删减和重新排序。括号中的内容,为在原文基础上的补充或修正。

下载我的 eBook,探索期权之美

你是否对期权市场有兴趣?是否在期权学习的道路中遇阻无数?来下载我的eBook,易懂的知识点,有逻辑的思考方式,带你攻克期权之路第一道关。

个人投资者的表现

DALBAR1984年开始跨越30年的研究显示:个人投资者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这段期间穿越了数个牛熊,照理说投资者应有足够的机会从失败中学习,然而事实却是——他们从未汲取任何教训。

标准普尔500指数是广泛使用的大盘指数,因此,我认为它是本次研究的最佳标的。下图中的数据由DALBAR公司汇编完成。我们可以看到,截至201312月,标普30年的综合回报率为年化11.11%。在它的旁边,个人投资者平均综合回报率仅为年化3.69%。两者之间的差异高达惊人的7.42%。说得更直白一些,假设投资者1984年把$100,000投资到标普,30年后他将连本带利获得$2,358,275。而在3.69%投资回报率的情况下,投资者仅能获得$296,556,中间差距高达$2,061,719。这些数字足以证明:普通投资大众存在一定的问题。

DALBAR-study-performance

个人投资者为何表现如此不佳?

DALBAR的数据中,我们并不知道个人投资者为什么表现如此不佳。有的人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个人投资者尽管拥有众多资源,但是他们不愿意学习。也许这是部分原因,但在我看来,根源不止于此。

Fidelity公司对Megallan基金在1977-1990期间(Peter Lynch担任基金经理)做过一次研究。由于在任13年取得了年平均回报29%的傲人战绩,Peter Lynch顺理成章地成为最牛基金经理。Magellan基金也因此声名鹊起,成为当时最大共同基金之一,吸引了海量投资者参与。我们并不清楚投资者参与的原因是出于跟风行为,还是看好Peter Lynch在这块领域的专业技能,但有一点很清楚——投资者知道Peter Lynch的方法管用。

我本以为这些投资者也如Perter Lynch一样赚得盆满钵满,然而研究的结论让人大跌眼镜——平均来说,这些投资者无不例外地铩羽而归。没错,投资者(平均数)在Peter Lynch取得年29%13年投资期内,并未赚到一分利润。

情绪因素

个体情绪往往对决策有很大影响。换句话说,心情不同,可能导致决策不同——这是人类作为投资个体与生俱来的劣势。很不幸,投资的世界容不得半点情绪左右。个人投资者若管理不好情绪,投资之路恐怕会很不好走。

为了补足这块短板,个人投资者可谓花尽了心思。有的投资资者采取了基于规则的投资体系 (Rules-Based System)。有的使用计算机辅助投资决策。有的人直接投资于指数基金(ETF或共同基金)。这些方法不尽相同,但都服务于同一个目的。可惜的是,以上这些投资者仅是凤毛麟角,绝大多数人都未曾意识到不加控制的情绪是投资的天敌。

根据基金表现追涨杀跌

长期来看,根据投资业绩追涨杀跌往往导致亏损。这并不是说投资于最优表现者是欠妥的策略,而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,投资者并非真正了解自己的投资,也没做过任何功课。以共同基金为例,打开基金列表的涨跌龙虎榜,把钱投给前几名的基金——这是极为常见的投资方式。然而事实上,投资真的如此简单?很明显,这样的方法并不奏效。投资者需要清楚地知道:1. 基金的钱被投向了哪里 2. 投向这里的原因。 

Longboard 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了一次有趣的研究。从1983开始,如果在Russell 3000成分股中随机选择3只股票并持有25年,回报分布如下:

  • 18.5%的选股方案将导致至少75%的价值折损
  • 39%的选股方案在25年持有期间亏损
  • 64%的选股方案不及直接买入Russell3000指数
  • 25%的选股方案回报不差于直接投资Russell3000指数

结果显示,如果投资者毫无所知,仅仅用随机的方式选择股票投资,大概率无法追平指数。这个结论并不是孤立的,我在其他渠道也见到过类似的结论。

用赌博心态投资

很多人以为可以通过博彩获得巨额利润。如果真是如此,每一个人都将是富人——彩票的本质是对基本数学原理缺乏了解的人的隐形税收。看上去通过小额投资就可以获得极大回报,然而你的盈利概率微乎其微。就这点来说,投资和赌博并不相同,投资者不能带有这样的思维去处理投资。

用赌博心态去投资,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好玩。投资是一项严肃(枯燥)的工作,没有乐趣可言。如果你感到有趣,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走错了路。学习投资(金融市场)的过程(有时候)是充满乐趣的,但就投资本身而言,如果你想获得一些成功,还是少一点情绪的干扰为妙。

随大流的投资策略

当投资者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,随大流是最常见的做法。比如你正为401K账户如何分配资金而发愁,于是你想到参考同事的做法,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。反正我什么也不知道,我的同事不至于比我还差。事与愿违,那些你拿来参考的,他们的投资方案也是从其他人那里听来的。

另一个例子——投资者之间对比投资回报,这往往发生在朋友或熟人之间。回报少的投资者往往会想采用和收益较高者一模一样的投资组合。可惜,这种方法很少奏效。策略(投资体系)跟人走,对别人起效的,未必对自己同样有效。

被新闻牵着鼻子

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Jason Zweig在他的文章中提过,上世纪80年代一位叫做Paul Andreassen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。试验结论显示,过度关注新闻将引发投资者的频繁交易,与不关注新闻的投资者相比,投资回报往往来得更低。我认为,试验结论揭示了问题的核心,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,新闻24小时不间断地被推送到投资者手中,这个问题已经变得愈发严重。

如果你是一个日内交易者,或许,每日新闻对你的交易行为有所影响。然而,大部分的投资者的立足点是长期 (Buy & Hold,确切地说,是超长期),那么你没有必要去关心每日新闻。好些成功的投资者,比如Warren Buffett都喜欢住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。

如果你关注过一段时间当下的新闻,就会发现它们利用哗众取宠的标题,多么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,你会自然而然地陷进去。另外,新闻报道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,市场早已将你知道的消息进行了折现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如果你想成功,关注事实(而非寻求原因解释)。

恐惧与贪婪下的投资

个人投资整体表现不佳,跟这个有莫大关系。之前提到的Fidelity公司的研究结论,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。Fidelity公司的研究进一步解释说,一旦基金表现不佳(欠佳),投资者往往会将基金份额赎回。而当表现转好,投资者又会重新投入资金。

有的时候与生俱来的恐惧可以帮助我们躲避天敌的攻击,但这是投资的大忌。任由这种情绪引导投资决策,投资者面对市场将毫无优势可言。

既然个人投资者有很多劣势,下一步该如何办?下面列举了一些方案来增进投资收益(之前已经提及):

  • 投资指数 – 有许多研究报告显示指数投资是最好的投资方式(注意文章作为基金公司的立场)。许多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都无法追平对标指数。一些著名的投资者,如Berkshire的掌门Warren BuffettBridgewater基金的Ray Dalio公开承认,倘若有一天公司遭遇突变,他们会建议自己的家人不要重新寻找其他投资策略(其他主动管理基金),而是直接进行指数投资。杰出的投资者尚且如此,更何况普通投资者。

  • 建立基于规则的投资体系 – 许多专业投资者使用规则化的投资体系。例如:使用止损以控制亏损规模;单笔投资不超过5%本金;仅在满足一定基本面和技术指标条件后投资等等(基于规则的投资体系远比这个深入)。专业人员同样是人,也会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,不能时刻做到理性决策。

  • 使用计算机辅助投资(消除情绪影响) – 计算机可以显著提升投资效率。相对于老式投资流程,投资者可以迅速获和加工取研究结果,数据,高效筛选价格图表形态,瞬间处理买卖定单等等。除此之外,使用计算机辅助投资最大的好处是投资者的情绪不再干涉决策(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美丽,新的领域有新的困难)。计算机在投资中的参与程度不尽相同,有的基金经理完全依赖计算机程序,有的基金经理会在其中加入一小部分人为判断成分。

  • 寻求专业人员帮助 – 使用专业的财富管理经理(投资顾问)是便捷的提升投资绩效手段。这些专业人员有足够的时间,专业知识为你定制投资计划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会在你情绪失衡的时候给予更合适的建议(相对于追涨杀跌)。

      掌握“指数期权”的结算方式,兵器库从此多了一种选择

      掌握指数期权的结算方式,兵器库从此多了一种选择

      期权学习者的市场之路往往始于股票期权,但不仅仅限于股票期权。因为,如果使用底层证券划分,我们可以见到三类期权:

      • 股票期权,底层证券是公司股票
      • 指数期权,底层证券是成分股综合计算的指数 (Cash Index)
      • 期货期权,底层证券是期货合约

      它们之间有大同,存小异,提供给我们更大的交易世界。投资者未来是否会涉及后两类市场,是个人的偏好和需求的问题。

      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来涉及一些指数期权的内容。

      下载我的 eBook,探索期权之美

      你是否对期权市场有兴趣?是否在期权学习的道路中遇阻无数?来下载我的eBook,易懂的知识点,有逻辑的思考方式,带你攻克期权之路第一道关。

      指数期权“——理想的期权标的

      如果投资者站得更高,眼光就会更加长远。

      期权是个大家族,每个投资者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市场的参与者。对于新手投资者,往往会思考:期权是个新领域,我有兴趣学习,全部学完需要多久?最近,又有一位投资者向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。我的回复通常有两个方面:

      • 做一个T字形的市场参与者。涉猎面要广,在感兴趣的领域做到精通——因为市场奖励专才
      • 不论是期权市场,还是传统线性市场。整个市场生涯,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,不存在学完毕业的一天——因为市场不是静态的

      或许,我们可以把股票期权学习看成T字形中的横线部分,它们是进入期权世界最为重要的(核心)的一步。有了股票期权的扎实基础,未来很多事情都会水到渠成,才会有T字形中的竖线部分

      当投资者有了一定经验,就完全具备了从股票期权转向指数期权的软性条件(硬性条件便是指数期权需要较大的账户资金)。指数期权相对股票期权,具有很多优势。例如:

      • 无提前指派风险(对大部分指数期权来说,它们是欧式期权)
      • 更高效的资金利用
      • 充沛的市场流动性
      • 天然的税务优势(仅适用美国纳税居民)

      指数期权非常适合期权交易者进行单品种的多策略交易(这是相对传统认知中单策略,多品种的做法而言),也十分适合股票投资者用来对冲账户中的总体头寸风险。

      然而,指数期权并不比股票期权复杂。除了这篇文章要介绍的结算流程差别,两者应用相似。

      股票期权的P.M结算方式

      当我们计算股票期权到期盈亏的时候,往往忽略了一个概念——结算价格。因为它过于直观,无需任何解释。

      让我们来回顾一个例子:投资者持有一张执行价为$450$SPY看涨期权。

      • 如果到期日$SPY价格为$440,合约成为废纸一张。到期价格 = 0
      • 如果到日期$SPY价格为$455,合约具有$5的内在价值。价格 = $455 – $450 = $5

      这里的$SPY“价格,实际就是结算价格,也叫做定盘价 (Settlement Price)——用来确定期权合约是实值期权 (ITM Option) 还是虚值 (OTM Option) 期权。它是用来计算期权合约到期损益的唯一标准。严格来说,这个价格也叫做最终结算价格。

      股票期权到期日可以细分为月度期权,周度期权和季度期权。无论如何,到期日当天的股票收盘价就是期权合约的最终结算价格。以月度期权为例,合约到期日是每个月的第三个周五。

      指数期权的合约到期日

      瞧,结算价格展开来可以说这么细。但因为这个概念在股票期权角度十分直观,即使不去介绍也不会引起误解。然而,结算价格对于有的指数期权就完全不同了。

      我们下面所有的例子都以SPX指数期权为例——因为这个标的最具代表性:被投资者使用最多,流动性最好。

      期权链-powerupgammas

      上图是SPX期权合约的三种到期日:

      • 周度期权 (Weekly Option)
      • 月度期权 (Monthly Option)
      • 季期权 (Quarterly Option)

      白色字体对应的是月度期权(也称为标准合约”——早期期权市场只提供月度期权),旁边“AM”的意思是该合约采用A.M结算方式。事实上,除了月度期权采用A.M结算方式,周度和季度期权采用P.M结算方式。

      换句话说,在SPX指数期权中,周度和季度期权的结算方式(结算价格的使用)和股票期权完全一致。但SPX的月度期权使用不同于股票期权的A.M结算方式。

      指数期权的A.M结算方式

      使用A.M结算方式的月度期权,交易到期日(即合约的最后交易截止日)是每个月的第三个周四,而不是股票期权中的周五。但是,(最终)结算价格并不是SPX在周四的收盘价,而是在第二天(周五)一早的开盘价格。

      SPX指数的价格由成分股票价格加权计算而成。股票市场开盘,并不是意味着所有成分股都会同时开始交易。有的时候,部分成分股第一笔交易甚至存在数小时的延迟。而SPX(最终)结算价格,必须等到所有成分股都有第一笔交易之后,才会出现。

      最后交易日和(最终)结算价格之间的时间差异,便造成了使用A.M结算方式的指数期权特有的风险。例如,期权合约在周四收盘的时候是ITM状态,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安心持有至周五出现结算价格时。如果成分股票在隔夜出现大幅价格波动,有可能会使次日(最终)结算价格严重偏离周四收盘时的价格。

      A.M结算方式造成的风险,是难以被对冲掉的。因此,从头寸风险管控角度考虑,在周五前平仓,几乎是唯一的选择。

      查看指数期权的定盘价

      投资者有不同的途径查看SPX月度期权的(最终)结算价格:

      • SPX月度期权(最终)结算价格有特定的代码SET,投资者可以在券商图表中调阅
      指数结算价格-powerupgammas

      例如,上图十字光标显示的是20219月份到期(2021917日)的月度期权的结算价格:4,464.33(左下角读数)。

      CBOE-powerupgammas

      最后的总结

      掌握了SPXA.M结算方式,指数期权的大门就向你打开了。我们在文章中以SPX为例,是为了将问题更具体地表达出来。然而,并不是所有指数期权都具有前述一样的优点;不是所有指数期权都是欧式期权;也不是所有指数期权都同时存在P.MA.M两种结算方式。当投资者准备交易一种指数合约时,需要仔细查看相关的产品参数 (Product Specifications)

      股票投资者容易忽略这一点——公司股票数以千计,但交易规则一致。而不同的指数期权(甚至包括期货合约)交易规则存在差别。因此了解产品参数,是交易前必须要做的工作。